玛塔·阿格里奇

Martha Argerich

玛塔·阿格里奇
(1941年6月5日—)
阿根廷钢琴家,第七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得主。她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。

玛塔·阿格里奇
Martha Argerich

现代钢琴家 Image

玛塔·阿格里奇年轻时

Image
Image
Image

经历

玛莎·阿格里奇(Martha Argerich)是当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,1941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。她在五岁时开始学习钢琴,表现出惊人的天赋。十岁时,她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音乐学院,随后在欧洲深造,师从多位著名钢琴家。 阿格里奇的职业生涯在1965年迅速升温,当时她在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,随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演出。她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深厚的音乐表达而闻名,尤其擅长浪漫时期的作品,如肖邦和李斯特的钢琴曲。 除了独奏演出,阿格里奇还积极参与室内乐和协奏曲的演出,与许多著名指挥家和乐团合作。她热衷于推动新一代音乐家的发展,参与多项音乐教育和慈善活动。尽管阿格里奇在音乐界享有崇高地位,但她的个性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她在乐坛中独树一帜。她的音乐生涯至今仍在持续,影响着无数音乐爱好者和年轻钢琴家。

演奏生涯

1960年,阿格里奇录制了第一张唱片,收录了萧邦、李斯特、勃拉姆斯、拉威尔及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,1961年推出时广受好评。数年之后,她又录制了萧邦的第三号奏鸣曲、降A大调波兰舞曲以及其他小作品。阿格里奇的演奏技巧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之一,比肩霍洛维茨。早期(十九岁时)的录音同时是她比赛时的主力作品,例如普罗科菲耶夫的《触技曲》以及李斯特的《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》至今仍是这些曲目的标竿诠释。虽然有一些批评指出她的演奏带有过度夸张力度和速度,她的演奏仍然具有她的独特热情和声色。


Image

演奏风格

    
阿格里奇的演奏风格独特,结合了力量、速度和外向性,使她与其他女性钢琴家不同。她粗壮的手臂和结实的手指让她能够与男性钢琴家相媲美,无论是演奏轻柔乐曲时的细腻音色,还是大型作品时的强大音量。她的演奏既有生猛的一面,也注重乐章之间的对比和层次感,展现了深厚的音乐理解力。

演奏视频

柴可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第3樂章

Image

评价

阿格里奇是乐曲之女,是生命冲动的诠释者,有她在,事情就不是发生在词语中,而是发生在词语里的沉默中。 很少有音乐家像钢琴演奏者玛塔·阿格里奇那样被耀眼光环和神秘面纱同时笼罩。她的光环来自于年轻时的倾城倾国之美,在键盘前无懈可击的技巧。在那个没有社交网络,出名基本靠走,流传基本靠吼的年代,阿格里奇在古典音乐界与如今泰勒·斯威夫特在偶像界的圈粉实力旗鼓相当。 “圣手”一词也许并不能完全恰当地形容玛塔·阿格里奇,她的特点是狂飙式的奔放激情,像雷鸣闪电般地攫住听众的心。她不但掌握了无懈可击、炉火纯青的惊人技巧,而且气势磅礴,高难度的乐段在她指下宛如等闲,令人难以相信这些力量发自一个身材不过五尺四寸,多年皮癌(黑瘤)缠身的长发女子。

玛塔·阿格里奇
Martha Argerich


-END-


Back to Top

Loading...